南开20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线作业【答案100分】
------------------------
1.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对外开放
B.互相友好
C.和平发展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A.依法治国
B.以德治国
C.改革开放
D.从严治党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题是()
A.改革创新
B.科学发展
C.文化自信
D.文化自觉
4.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中,稳定是()
A.动力
B.关键
C.前提
D.保证
5.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是()
A.坚持爱国主义
B.坚持社会主义
C.保持其广泛性
D.党的领导
6.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是在()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三届四中全会
7.中国在发展同世界各个国家的友好关系中,关键是()
A.周边
B.多边
C.发展中国家
D.大国
8.我国的政体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首次以国家大法形式宣示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的是()
A.《反分裂国家法》
B.《对台湾关系法》
C.《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0.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观点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陈云
1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提出是在()
A.建国初期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改革开放后
1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的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
A.党的领导
B.经济发展
C.政治民主
D.社会和谐
14.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是在()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15.科学发展观被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十六大
B.十七大
C.十八大
D.十九大
16.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分配领域的体现是()
A.按需分配
B.按劳分配
C.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按生产要素分配
17.中国在发展同世界各个国家的友好关系中,基础是()
A.周边
B.多边
C.发展中国家
D.大国
18.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
A.资产阶级专政
B.无产阶级专政
C.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D.民主集中制
19.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和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的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20.人民军队一切行动的根本准则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C.坚持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
D.深入研究战争规律
------------------------
1.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包括()
A.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我们用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民主方法具体包括()
A.强迫的方法
B.讨论的方法
C.批评的方法
D.说服教育的方法
3.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包括()
A.加强思想建设
B.理论联系实际
C.密切联系群众
D.批评与自我批评
4.社会主义法治坚持党的领导体现在()
A.党员干部能够超越法律之上
B.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
C.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
D.党比法的权力大
5.“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包括()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6.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
A.对外开放
B.发展生产
C.共同致富
D.平均主义
7.我国现有的外交格局是()
A.全方位
B.多层次
C.立体化
D.一体化
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包括()
A.工人
B.农民
C.知识分子
D.新兴阶层
9.“一带一路”是指()
A.丝绸之路经济带
B.新丝绸之路计划
C.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D.海上丝绸之路
1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规定的奋斗目标是()
A.富强
B.民主
C.文明
D.和谐
------------------------
1.党的十七大、十八大要求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T.对
F.错
2.中国的发展意味着世界上维护和平的力量的壮大。
T.对
F.错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改革开放后才得以在全党确立。
T.对
F.错
4.改革开放的根本性问题是方向问题。
T.对
F.错
5.发展的问题不解决,世界和平一定会受到影响。
T.对
F.错
6.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其主线在于反腐倡廉。
T.对
F.错
7.统一战线作为我们党的一个重要法宝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作用已不明显。
T.对
F.错
8.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
T.对
F.错
9.社会主义社会和其他社会一样,也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发展。
T.对
F.错
10.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得以形成的实践基础和智慧源泉。
T.对
F.错
11.没有解放思想,就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T.对
F.错
12.和平和发展是两个互不相干的问题。
T.对
F.错
13.党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变化的过程。
T.对
F.错
14.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T.对
F.错
15.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T.对
F.错
16.和平和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意味着这两个问题都已经得到解决。
T.对
F.错
17.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得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占绝对优势。
T.对
F.错
18.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的迫切要求。
T.对
F.错
19.中国创造性地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T.对
F.错
20.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是对立的。
T.对
F.错
南开20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线作业【答案100分】
------------------------
1.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是()
A.和平赎买
B.无偿占有
C.暴力剥夺
D.放任自由
2.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是在()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3.坚持依法治国首先是()
A.党的领导
B.人民民主
C.依宪治国
D.提高立法质量
4.首次以国家大法形式宣示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的是()
A.《反分裂国家法》
B.《对台湾关系法》
C.《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系统化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
A.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主要是进行()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社会建设
D.生态文明建设
7.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是在()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三届四中全会
8.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观点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陈云
9.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实现形式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处理()
A.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C.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D.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11.“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一步要达到的目标是()
A.解决温饱问题
B.达到小康
C.实现现代化
D.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12.由“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增加的是()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D.生态文明建设
1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4.把邓小平“三步走”战略构想正式确定下来的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三届四中全会
15.科学发展观被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十六大
B.十七大
C.十八大
D.十九大
1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是()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知识分子
D.新兴阶层
17.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
A.一
B.二
C.六
D.十
18.人与自然相处时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保护自然
D.改造自然
19.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
A.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改革开放
20.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中,稳定是()
A.动力
B.关键
C.前提
D.保证
------------------------
1.“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包括()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D.生态文明建设
2.当前,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具体要求包括()
A.实施更为主动的开放战略
B.以开放促发展
C.推动中国文明对世界作出更多贡献
D.树立开放条件下的安全观
3.党的思想路线内在地包括()
A.解放思想
B.与时俱进
C.求真务实
D.发展生产力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包括()
A.统一战线
B.土地革命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包括()
A.工人
B.农民
C.知识分子
D.新兴阶层
6.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
A.阶级性
B.先进性
C.纯洁性
D.可靠性
7.中国近40年的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了()
A.正确的改革方向
B.正确的改革立场
C.对外开放
D.发展生产力
8.建国初期,中国外交政策包括()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两个拳头打人
9.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最核心的是()
A.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D.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10.实现中国梦的路径是()
A.保持中国特色
B.坚持中国道路
C.弘扬中国精神
D.凝聚中国力量
------------------------
1.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得以形成的实践基础和智慧源泉。
T.对
F.错
2.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
T.对
F.错
3.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判断已经过时了。
T.对
F.错
4.工人阶级队伍发生的新变化,表明工人阶级在我国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T.对
F.错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
T.对
F.错
6.统一战线作为我们党的一个重要法宝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作用已不明显。
T.对
F.错
7.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得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占绝对优势。
T.对
F.错
8.在对外开放中,我们对其他文明成果的学习和借鉴是没有前提的。
T.对
F.错
9.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
T.对
F.错
10.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改革开放后才得以在全党确立。
T.对
F.错
11.改革开放的根本性问题是方向问题。
T.对
F.错
12.世界格局由两极向多极,根本上是来说是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结果。
T.对
F.错
13.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T.对
F.错
14.在中国民主革命中,首先觉悟的是普通工人阶级。
T.对
F.错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重思考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等重大问题。
T.对
F.错
16.中国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其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都可吸收和借鉴,但是不可以学习资本主义文明成果。
T.对
F.错
17.毛泽东建党学说在考察党员时尤其注重以出身论英雄。
T.对
F.错
18.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T.对
F.错
19.邓小平提出了“三个世界”的思想。
T.对
F.错
20.中国创造性地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T.对
F.错